學習 高考vs留學,誰都不容易
2023-10-05 14:28:41 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
很多同學都很關注學習 | 高考vs留學,誰都不容易這個問題,那么接下來就跟著中國教育在線小編一起來看看吧,相信你通過以下的文章內容就會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而她的同學們,還在沉浸在忙碌的高考備戰(zhàn)中分身不暇,
兩廂對比,難免會引起青春期小朋友們心理的不平衡:
“你真幸運,都不用考試,我們還得高考?!?/p>
“你們家是不是特有錢才能上這么出名的學校?”
“我要是家里這么有錢,也出國了……”
G同學說:“人人都覺得高考復習很辛苦,那我出國留學就不難嗎?”
02
高考苦嗎?
每一個經歷且認真對待過的人都不會說它很容易。
當年高三時,班上一個用功的女同學,每天早上5點起床。
洗漱、背書、做早操、吃早飯、然后早自習。
中午午休之前都在看書,為了節(jié)省時間,午飯都是午休起來之后再吃。
晚自習結束后,還要在宿舍看書到凌晨……
更夸張的是,她數學演算的草稿紙都是在校外按斤稱的。
就這樣,無論春夏秋冬,沒有一天懈怠。
除了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,每天都在學習,時間表精確到幾分鐘,
這一切,只為了一場無法預測的考試。
高考真的很苦。
03
相比高考,留學的好處在于,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大學,然后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。
國內大學分1A2B,國外自然也有三六九等,
但論吃苦程度,想來也不相伯仲。
上國內重點要百尺竿頭,上國外名牌難道就不用努力啦?
而且,憑什么你高考就是吃苦,我出國就是享樂?
的確,可能也有富二代去國外讀個水文憑,開好車,買好物,
但留學生中的絕大部分,也都是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。
為了留學,他們成績從來不敢落下,因為相比高考的一錘定音,國外大學更看中平時表現。
為了留學,他們努力提升背景,組織社團活動,做義工,參加國際競賽、辯論賽……
為了留學,他們還要用非母語的語言去和那些國外孩子競爭,SAT、ACT、托福、雅思、AP成績……
高考是一場角逐,而留學,更像是是一場長時間全方位的較量,德智體美勞,無一不在評判之列。
04
在傳統(tǒng)價值觀里, “吃苦”是一種美德,
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一套是約定俗成的成功軌跡,
這種體力的付出往往被標榜為勵志的典型,
好像誰不吃苦誰就活該被社會詬病。
但誰規(guī)定吃的苦多結局就一定美好?
高中的那個女同學,外號“博士”,
因為長期熬夜營養(yǎng)不良,頭發(fā)、皮膚、眼白都變黃了,
雖然吃了這么多苦但高考發(fā)揮失常,與志愿學校失之交臂。
“我不想再重復一年?!彼f什么都不愿意復讀,抱憾去了其他大學。
05
其實,大部分留學黨吃的苦一點不比高考少,
從結果來看,更多的高中生則是把高考當做一個任務,
錄取通知書的就意味著征途的結束,
考到好成績萬事大吉,考不好大不了重來一次。
于是,很多人盲目地在志愿里填了一個不了解的學校和不知所謂的專業(yè),
再接著迎來“解放了”的4年,
然后大吐當年高考時吃過的苦。
而對留學生們來說,拿到offer的那一刻,
挑戰(zhàn)才剛剛開始。
06
對留學黨來說,留學申請還不是最難的,
最難的是獨自一人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活下去。
他們要從零開始建立社交圈子,
他們要從新開始適應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圍,
他們要用非母語做科研,
他們還要和當地的local們競爭……
陌生的環(huán)境、對故鄉(xiāng)的思念,打工的辛苦,寫不完的作業(yè)和一個人的孤獨,
留學是無邊無涯的寂寞和獨自生長的混血兒。
怕家人擔心,生病了自己扛,委屈了不敢說,
怕自己不夠好,每天趕due到凌晨,周末泡在實驗室,
怕錢不夠花,別人旅游的時間都用來打工了,
而最后,大家也只會覺得你是“混文憑的富二代”。
留學是很多人從小的夢想,它從來沒有什么捷徑!
高考和留學,沒有哪個更容易,也無從比較哪個更艱辛,畢竟他們努力的方向不一樣。
關于學習 | 高考vs留學,誰都不容易這個問題本文的分享就到這里結束了,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相關的內容,那么可以持續(xù)關注本頻道。
>>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,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、費用、開學時間、含金量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