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國留學,你是為了跟風,還是為了自己?
2023-10-03 09:52:42 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
出國留學,你是為了跟風,還是為了自己?,很多同學對于這個問題有疑問和不解,那么下面就跟著中國教育在線的小編詳細了解一下吧。
為什么大家要出國留學?留學的意義是什么?難道只為海歸身份和一紙文憑嗎?還是想在沒有父母的約束里放肆自己?后來我發(fā)現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,我都沒辦法去評論好壞。因為留學的標簽太多,而留學這件事本無標簽!
不得不說確實有很多人確實是為了跟風而留學,但真正出國后,很多人還是學到了不少,在一個陌生的環(huán)境里生存,總是能讓人成長的。
所以,今天咱們不談為何出國!只看留學意義何在。
感受并包容多元文化
以最典型的美國為例,很多人在初來美國的時候,往往會感嘆美國“文化熔爐”的稱號一點都不假。
在同一節(jié)課上,大家會面對來自不同國家、有著不同身份的人:ABC(American Born Chinese),CBC(Canada born Chinese),日亞混血,美韓混血,亞洲歐洲非洲等。
雖然大家都在用英文交流,但文化背景、生活習慣完全不同。在接觸到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后,有些很快能夠接受;有些則略微不適應,需要花一定時間慢慢接受這樣的文化差異。
比如,美國人處事很熱情,看到有人需要幫忙,會不惜余力上前,并且會在各種意想不到的場所引起話題。
很多時候引起話題的人僅僅是因為好奇,或是友善,想要了解你和你的想法。因此我相信只要沒有惡意,在被人主動引起話題的時候,一般都會很熱情與他交流下去。
舉個例子,很多出租車司機都會在客人上車之后會聊一聊今天的生活,天氣,或者喜歡的食物,學校的情況等。
這樣不僅可以打發(fā)車上無聊的時間,還可以了解不同地區(qū)的地理文化,是一種非常有效,并且輕松愉悅的交流方式。
除此之外,還有那么多其他國家的人與習慣,你身邊會圍繞著不同風格的生活,這同樣會鍛煉自己的包容力,包容不一樣的聲音,學會吸收有價值的部分。
學會獨立,忍受孤獨
出國留學,很多事需要自己獨自處理。吃飯學習買東西出行這些小事就不用說了。更多的可能是面對困難挫折時需要獨立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、自己消化,自己承擔。
留學的意義在于,自己要開始學著獨自一個人去面對新的世界。對于很多國內的學生來說,出國之前都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。父母對于大家的教導大多也是:“你只要好好學習,什么都不用想。”
雖說自己憑本事單身了十幾二十年,但真正的獨立會讓你面對一種孤獨,脫離了原有的小世界,很多事情沒人會幫你,只能自己完成,以至于會時常崩潰?! ?/p>
留學讓我們孤身一人在陌生的環(huán)境里野蠻生長。你要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對抗,要和繁重的學業(yè)壓力對抗,還要和長期的孤獨和陌生的環(huán)境對抗。是的,過程確實很難,但是只要你堅持下來,這就是留學帶給你的意義。
擁有更多的可能
交朋友、聽故事,身邊人的故事能讓你知道生活的更多可能性,激勵你嘗試更多,減少人生的limitation。
國內和國外學習最大的不同,就在于你可以接觸到的人和環(huán)境都是截然不同的。出國給我們帶來了更廣闊的的發(fā)展平臺以及個人成長空間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個故事都精彩紛呈。你若熱愛嘗試,你也不會把自己局限成一個沒有故事一生平淡的人。
留學在我看來,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眼界的提升?! ?/p>
當你了解的更多了,你看待事情也會有更多的角度。終于有一天,你不需要再從電視來看這個世界了,你可以真實的在這里生活,感受當地的人文和氣候。終于有一天,你能看見你之前看不見的世界的另一面。
改變已固化的思維模式
由于咱們國內依舊采用的是應試的教育模式,習慣性的思維是對錯;而國外的思維模式,則是利弊!什么都是一種選擇,而沒有任何一種選擇是完美的,在你明白和習慣性的用這種思維去權衡的時候,你會覺得,事物最好的狀態(tài),是平衡。
國外很少空談思想,多數上課都是以案例說話,其實,這就是鍛煉思維模式的過程,沒有任何一個選入教材的案例,是沒有缺陷的,總會有利弊,總會有需要改進的地方,總會有空間讓你為之發(fā)揮。
在后來的做事中你會思考利弊,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對待一件事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,不止對學業(yè)有用,更多的是在豐富自己。
關于“出國留學,你是為了跟風,還是為了自己?”以及相關內容,這篇文章中國教育在線小編先介紹到這里了,如果你還想關注更多,那么可以繼續(xù)接著關注其他文章了解。
>>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,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、費用、開學時間、含金量<<